最近,市场上一则"转融通暴增"的传闻引发关注。对此,证监会周日晚间紧急澄清,表示6月12日转融券出借数量有所增加,主要是由于指数成份股半年度调整导致转融券"还旧借新"。本次深证指数和中证指数调整分别于6月12日和6月14日实施,合计涉及150只股票,出现了大量出借和融券的新老合约集中更替。不过,数据显示,6月11日和12日两天转融券余量实际累计净减少4.6亿股,当周转融券余额下降54亿元,降幅14%。
7月22日消息,港股三大指数探底回升,截至发稿,恒生指数涨0.6%,报17522.38点,恒生科指涨1.34%,国企指数涨0.75%。盘面上,科网股普涨,小米涨近4%,美团涨超3%,腾讯涨超2%,阿里巴巴涨超1%,京东、快手、百度跟涨;CXO概念股集体走强,康龙化成涨超8%;教育股纷纷上涨,新东方涨超6%;直播概念股个别强势,东方甄选涨超10%;苹果概念股跌幅居前,舜宇光学科技跌超6%;石油股普遍下跌,中石油跌近2%;餐饮股集体下挫,九毛九跌超10%。
转融券出借增加系指数成份股调整所致
根据指数编制方案,指数成份股每半年调整一次。本次市场主流交易品种中证500和中证1000成份股数量调整了10%,合计涉及150只股票。受此影响,转融券出借人持仓和融券投资者风险对冲策略相应作出调整,需要收回被调出成份股等存量出借股份,并出借新纳入的成份股等,因此出现大量出借和融券的新老合约集中更替。
证监会系列措施效果明显,转融券余额创新低
去年以来,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包括禁止限售股出借、降低转融券效率、严禁利用融券实施变相T+0交易等,以应对市场对融券与转融券问题的关切。今年1月28日,证监会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,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,调整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为次日可用。2月6日,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"两融"融券业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,披露了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、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、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三条监管举措。在证监会的系列措施下,转融券余额持续下降。截至6月14日,全市场转融券余额为340亿元,较2月6日政策发布时的余额下降536亿元,降幅61%,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。
证监会的系列措施既考虑了市场主体的诉求,又兼顾了市场的稳定运行,坚持了稳中求进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,效果明显。证监会表示,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,充分评估并完善融券与转融券规则,加强融券与转融券逆周期调节。同时,持续加大行为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力度,对大股东、相关机构通过多层嵌套、融券"绕道"减持限售股等违法违规行为,依法严肃查处。
关键词阅读:转融券智沪深股票配资平台
下一篇:配资炒股真专业 有地方证监局组织私募开展自查 量化私募需报告量化交易和程序化交易情况